子女应该随母姓还是父姓?
对于这个问题,现代科学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1:女孩随母姓,男孩随父姓。
理由:母亲和父亲各自独有的遗传物质分别能够传递给性别为女性和男性的后代。
细胞里的线粒体拥有独立的DNA,可以自主复制、转录和表达。受精卵的线粒体只来源于母亲提供的卵细胞。因此,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孩子体内的所有细胞,其线粒体DNA都来源于母亲的卵细胞。
所以女孩能够将母亲的线粒体DNA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子女(当然如果传给儿子就无法再往下传了),而男孩不可以。
而男孩继承了父亲细胞核里Y染色体的DNA,并且能够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但不能传给女儿)。
综上所述,人类的线粒体DNA和细胞核的Y染色体DNA分别是由母系和父系遗传的。学术上用“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来分别指代人类基因里线粒体基因和细胞核里Y染色体基因各自起源的始祖女性 / 男性。
根据以上科学事实,女孩随母姓,男孩随父姓,公平而合理。
观点2:女孩随父姓,男孩随母姓。
理由:儿子从母亲比从父亲继承的遗传物质更多;而与儿子相比,女儿继承父亲的遗传物质更多。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女儿应该随父姓,而儿子则应该随母姓。
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research/103943.html
儿子的一对性染色体中,较长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较短的Y来自父亲。人类Y染色体的长度只有X 染色体的1/3,而且正逐渐退化,携带的遗传信息越来越少,现在仅剩下不到100个基因,只编码20多种蛋白质。而X染色体编码超过1,000个基因(是Y的10倍以上)。此外,儿子还从母亲那里额外获得一个环状的线粒体DNA(含37个基因,可用来制造13种蛋白质)。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为2万多个,可见儿子从母亲那里传承的基因要比从父亲多4%以上,因此儿子更应该随母姓。
为什么应当“女随父姓”?因与儿子相比,女儿继承父亲的遗传物质更多,比儿子更有资格随父姓。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为两个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女儿从父亲得到一个X染色体,而儿子相应地从父亲得到的是一个Y染色体。因此与儿子相比,女儿从父亲那里传承的基因要比从母亲多4%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 “传宗接代”的目的是想更多地传递基因,那女儿就比儿子更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姓氏,即整个社会其实更应该“重女轻男”。
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即使是女儿,也更多地获得了母亲一方的遗传物质(细胞核遗传物质双亲平均各占50%,而线粒体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母亲)。如果按照“子女的DNA里来源于父母哪一方的更多”原则决定姓氏,那么女儿也应该随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