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的生理机制
自然受精
性交过程中,精子射入阴道后,先后通过阴道、宫颈、宫腔,最后在输卵管壶腹部(日本語:卵管膨大部)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为单倍体细胞,核型为23,X或23,Y,它们具有定向运动的能力和使卵子受精的潜力,但是尚无释放顶体酶、穿过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能力。这是由于精子头的外表面被一层来自精液中的糖蛋白覆盖,能阻止顶体酶释放。精子通过子宫和输卵管时,该糖蛋白被去除,而使精子获得了使卵子受精的能力,此现象称获能(capacitation)。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的受精能力一般可维持一天。
正常成年男性一次可射出3亿~6亿个精子,其中300~500个最强壮的精子能通过鞭毛运动抵达输卵管壶腹部。虽然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能与卵子结合,但其他精子的作用必不可少。受精的过程可分为三期:
(1)大量获能的精子接触到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时,即开始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这样部分精子可径直接触到透明带。
(2)接触到透明带的精子与ZP3,即精子受体结合,然后释放顶体酶,在透明带中溶蚀出一条孔道,精子头部便接触到卵子。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称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ition)。在这一过程中顶体的前膜与精子头部表面的细胞膜融合后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含的酶类得以排出。
(3)精子头侧面的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随即精子的细胞核及细胞质进入卵子内,精子与卵子的细胞膜融合为一体。精卵结合后,卵子浅层胞质内的皮质颗粒立即释放酶类,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使ZP3分子变性,不能再与精子结合,从而阻止了其他精子穿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这一反应保证了正常的单体受精。偶尔,也有两个精子同时进入卵子,然而,三倍体的胚胎或者中途流产,或者出生后夭亡。
邹仲之,李继承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八版)[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精子是如何找到卵子位置的?
精子会从精液中获得能量以及化学上的保护,开始乱跑。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几乎无方向的,跑到哪里都是运气。
有很多精子会游错方向,女性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卵巢,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排出一个卵细胞,两侧卵巢交替排卵。所以游错方向的精子就只能GG了。还有大量的精子会死于阴道天然的酸性环境(阴道内ph值约4.0),死于女性体内白细胞,死于体内的高温(PS. 这也是男性睾丸位于体外的精囊里的原因,精囊里的温度比体内温度低)。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人海战术,男性每次射精量一般2--3毫升,多时可达10毫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0.6--1.5亿,多时可达2亿。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约3--6亿。
最后能到达输卵管上部只有差不多一百来个精子,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这些努力的精子可以知道方向了,卵子周围细胞分泌的孕酮可以引导精子找到卵子(具体和细菌的趋化作用差不多,浓度变高时直走,浓度变低时打转重新找方向)。
- 精子形似蝌蚪,靠尾部摆动产生运动。
- 尾部的摆动是受钙离子泵(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马达)调控的。
- 精子尾部表面,有孕激素受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马达的锁),当孕激素(想象成钥匙)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后,可以诱导尾部钙离子泵发挥功能(打开马达)。
- 女性在排卵的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孕激素(刺激精子尾巴运动的钥匙),由于是和卵子一起释放的,这样就会在卵子周围形成一个孕酮的浓度差。
- 由于孕酮对精子尾部运动起正向促进作用,精子就会逆着孕酮的浓度差游向卵子了,在这过程中,质量不好的、游的慢的精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