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讯 N1

斐讯 N1

硬件信息

  • SOC: Amlogic S905D (支持 Android 7.1) Quad-core Cortex-A53, Mali-450
  • Wifi 2.4 / 5G, BT 4.1, 2 * usb 2.0, 1000Mbps Ethernet * 1
  • 电源插头: DC 5.5*2.1mm。原装电源适配器是 12V2A。但测试用 USB转DC线 5V 供电也可以正常工作。测试不接移动硬盘时N1整机功耗不到 2.5W,最多不超过5W(Update:另有一些测试说N1待机3.2-3.5W,工作时最大功耗能达到6-7W。)。
  • 1 * HDMI 2.0b (HDCP 2.2)

adb 里的设备 model name 是 "p230"。

遥控

N1 通电后自动开机。

  • 蓝牙遥控。不占 usb 口,部分蓝牙遥控器支持开机。
  • 2.4G遥控。本质上是2.4G无线鼠标/键盘。占用usb口。不能遥控开机。
  • 红外遥控。本质上是USB红外接收器的无线鼠标/键盘。占用usb口。红外接收器体积很大占地方。不能遥控开机。

控制开关机

  • T1 等部分蓝牙遥控器支持遥控开机。
  • 使用带开关的 DC 延长线。
  • 使用带开关的电源接线板。
  • 使用 USB-DC 线供电,usb 接口可以接电视,电视开机或关机盒子也同样开机或关机。

基本刷机步骤

  1. 如果出厂斐讯官方系统固件版本 > 2.19,使用工具降级 bootloader、boot 和 recovery 三个分区。降级过程只需要通过网络 adb 连接到盒子即可(原理是 adb shell 用 dd 直接写入分区;另一种方法是 USB 连接电脑然后 fastboot 刷写分区)。降级目的是使系统能够进入 usb 引导模式。请注意:降级过程中为防止斐讯系统自动升级,建议断掉盒子公网连接,方法有以下几种:
    • 直接拔路由器WAN网线
    • 在路由器上配置 iptables 禁止盒子连外网。
    • 路由器 dnsmasq 屏蔽 以下域名:
      address=/127.0.0.1/nas1.phicomm.com
      address=/127.0.0.1/phicloudsym.phicomm.com
  2. 进入 usb 引导模式,用 PC USB Burning tool (需要装好PC上驱动)刷机。USB 引导模式(必须使用靠近 HDMI 的 usb 口?)。USB引导模式可以连接 PC 刷机或连接 U 盘以启动 U 盘系统。进入 USB 引导模式方法:
    • 方法 a. (仅限刷机) N1 断电。USB 连接 PC(PC如果是普通接口(usb a),需要用双公头usb线;如果PC上有 micro-usb 接口(一些Windows平板电脑有),可以用普通的 MicroUSB 线),打开 USB Burning Tool,选择要刷的固件 img 文件并配置好选项,点击“开始”,3秒内让 N1 通电,即从 usb 引导并自动开始刷机。
    • 方法 b. (盒子当前运行的是 Android 系统) 在盒子当前 Android 系统 shell 里执行 "reboot update",立即用usb连接盒子与PC或U盘(对于连接PC刷机,是否需要输入命令后再连接usb存疑,亲测之前就连好PC usb 线,reboot update 后 USB Burning tool 也识别到盒子了;但如果从 U盘启动,请一定在执行 reboot update 命令系统黑屏以后再插入 U盘;如果之前就插上U盘,盒子的 Android 系统可能会自动修改U盘里文件权限,导致U盘启动失败),即重启并进入 usb 引导模式。可以用 adb shell / Android app 执行此命令。(如果 reboot update 后 usb 没有连接装好驱动的PC或可引导的U盘,重启后盒子会进入 Recovery)
    • 如果之前开机是从 U盘 启动的,那么只要一直插着 U盘,以后断电再开机都会直接从 usb 启动。但如果没插U盘导致从emmc启动了,那么还需要再 emmc 系统里执行一次 reboot update 才能切换到从 usb 启动。由于斐讯 bootloader 是加密的,目前无法做到“插上 U盘从 usb启动,不插 u盘 从emmc启动”。
  3. USB Burning tool 刷机。大部分固件要求刷机时取消勾选“擦除 flash”和“擦除 bootloader” 两个选项。刷机完成后 USB Burning tool 提示成功,点击“停止”按钮,然后断开 usb 线,重启盒子。

Last update: 2020-05-22 06:48:4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