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 / 智能手环
手环工作的基本原理,简单说就是“传感器+算法”。大多数智能手环都是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来采集运动数据,再通过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比事先建立好的模型来判断佩戴者的运动状态。
判断睡觉:时间+活动状态。一般在晚上某个时间(比如22:00)以后才开始判断佩戴者是否进入睡眠状态。大部分手环依据佩戴者的活动量判断是否进入睡眠及睡眠深浅程度,活动量低于某值时判断佩戴者入睡,活动量进一步降低时进入深度睡眠。当活动量增大的时候做出佩戴者睡醒判断。
久坐提醒:活动量。活动量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则判断久坐,这个活动量可能包括对活动范围的判断,具体因各家算法不同而异。
运动方式:模型对比。将采集的数据与事先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考虑实际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运动状态的判断尚不能做到准确。
(老人)摔倒检测:利用算法把大幅移动从日常活动的小幅移动中检测出来。比较困难。摔倒是大幅度移动,相对日常行走,其加速度更大一些,手臂日常活动幅度较大,很难去除日常活动的影响把摔倒检测出来。